鹿港南來北往聚



     
    來自台北的 李迪照一家四人,和高雄,桃園的摯友約在 鹿港,遇見1952小聚會,特別請鹿港文史界扛霸子 莊研育老師導覽。莊老師是十宜樓後人,一行人很幸運的,才有機會入十宜樓內,一窺這昔日詩人墨客聚會場所之。由於鹿港,遇見1952位在媽祖廟後,首站就來到鹿港天后宮。




    天后宮始建於雍正三年(1725年),之後歷經多次重修建,才形成今日規模,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廟宇,全台許多廟宇,經由天后宮分靈分香而為眾多信眾膜拜。
    天后宮建築格局為三進二院,分別為前殿、正殿及後殿。前殿三川殿屋頂採重簷歇山式造型,在台灣廟宇中極為少見,殿中的木雕、石雕皆出自名師之手,極富藝術價值。










    穿過鹿港老街,來到歷史建築鹿港施進益古厝。「施進益」為鹿港鎮施淵舉創設商號,施氏以此創業致富。其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大有街10、12、14號的故居即今鹿港施進益古厝,由三棟相毗連的房舍併成,俗稱「四塊大厝」。建於清嘉慶年間,建築形式為傳統閩南二層樓店屋,以木構造建成。其中舊樓井仍保存相當完整,在鹿港傳統民居廳堂中已不多見。




    九曲巷中風不到,十宜樓上士閒吟。

    所謂十宜是指「琴、棋、詩、酒、畫、花、月、博、煙、茶」十種文人聚會從事的活動。此為一跑馬樓,在金盛巷內,抬頭可看到一段『天橋』橫空而過。






    相傳此十宜樓主人,是一位十分好客之雅士,為使客人能在高處倚欄望月,故於相連的兩樓間建一跑馬廊,以供憑欄望月。於此典雅秀麗古建築中,仍能懷想過往吟風弄月景象。十宜樓旁有一座防禦工事,有瞭望台的槍樓,下方一排陶甕入牆面,有美觀及通風的功能,有此可見先人就有資源再利用的環保觀念!






    當日在十宜樓, 莊研育老師說後方廳堂的彩繪,由國外專業人士3人,花了經費30萬,近三個月修復才完成。目前十宜樓後人已同意,全委由政府古蹟整修,已對外廣徵規劃作業中。莊老師並允諾,將來十宜樓修復完成,重現昔日榮景,將於跑馬樓上,為相片中的小妹妹舉行<拋繡球招親>,也一併在此公告鄉親周知,以為後記。



















0 Comments